“1642个竹子品种,1万多种竹子工艺品,竹子的故事讲不完!”这是原国际竹藤组织总干事、国际竹藤中心绿色经济首席专家、中国竹产业协会副会长李智勇在看过《竹子里的中国》先导片后,从专业角度发出的感慨。
李智勇副会长
2020年7月17日,大型系列纪录片《竹子里的中国》总导演杨书华一行来到国际竹藤组织、国际竹藤中心,与李智勇副会长,国际竹藤组织外联外宣部主任吴君琦,国际竹藤中心科技处副处长、中国竹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夏恩龙等一起,就如何将大型系列纪录片《竹子里的中国》打造成为一部精品力作,并以竹子为载体,面向世界,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中国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沟通、探讨与交流。
杨书华总导演介绍道:大型纪录片《竹子里的中国》及系列跨媒体行动,将通过开创性的“一题三制”式创新组合,利用世界语言,讲述中国的竹乡、竹艺、竹器、竹文化、竹精神、竹信仰、竹情怀。
杨书华总导演
影片计划分三部共拍摄15集超高清纪录片,每集30分钟。同时还将拍摄30-50集微纪录短片,以及一部3D纪录电影,以立体的构架,全景展示中国的竹文化、竹产业、竹旅游和竹精神。
“我们想将这部作品打造成一张反映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‘艺术名片’,将东方人文特性更好地展示在世界面前。”杨书华总导演说。“竹子在中国人的语汇里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,凸显了中国人既谦逊又刚直不阿的精神。”
听了杨书华总导演的介绍后,国际竹藤中心科技处副处长、中国竹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夏恩龙给予了高度的评价,称这是一次“难得的宣传竹子的好机会”,并表示作为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,将对该片的策划和拍摄给予大力支撑。
夏恩龙副秘书长
国际竹藤组织外联外宣部主任吴君琦女士表示,国际竹藤组织非常期待这样一部专业聚焦竹子的大型纪录片的诞生,国际竹藤组织将积极参与该纪录片的前期研讨和后期传播,并建议在拍摄内容上增加一些中国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。
吴君琦主任
李智勇副会长总结发言,表示这部纪录片的立意非常高,选题非常好,对这部纪录片的诞生寄予厚望,并指出:“这部纪录片的前期策划方案内容已经很全了”,“要把竹子的最佳特色挖掘出来,用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表达”,“要注重故事性、节奏、场景切换、叙事线等,切忌做成单一风景片”。
同时,他也热心建议多邀请一些竹子领域的专家成为该片顾问,大家共同努力将这部作品打造成为一部类似于《舌尖上的中国》一样现象级成功作品。
座谈期间,杨书华总导演还向国际竹藤组织和国际竹藤中心的各位参会负责人,赠送了由他执导并获得了中国电影最高奖“华表奖”的大型纪录片《中国三峡》的胶片珍藏盒,以及纪录片《新三峡》、《嘉陵江》等相关资料图册。
近年来,由中央新影国际传媒、亚洲阳光国际传媒联合制作《新三峡》、《嘉陵江》、《乌江》等大型纪录片,在国际国内,获得高度关注与好评。
最后,在国际竹藤中心和国际竹藤组织工作人员的陪同下,杨书华总导演一行参观了国际竹藤展厅。
竹藤展厅内,美轮美奂的竹子工艺品让人不禁赞叹,就像杨书华总导演说的,竹子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诗意美、哲理美、人性美、阳刚美;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,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精神与信仰。